“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我采取了行動來解決手機應用TikTok帶來的威脅,我們需要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來應對另一款手機應用微信帶來的類似威脅。”
美東時間8月6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TikTok(抖音海外版)以及WeChat(微信)進行任何交易,理由是數據收集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并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得用戶信息的訪問權限。
這就意味著,在行政令公布45天后,美國境內的公民,以及任何受美國法律管制的在美人士,都將無法再繼續(xù)使用微信和TikTok,否則可能面臨制裁或者法律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封禁命令不僅僅是限制微信,也將禁止TikTok、微信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騰訊將失去在美國的業(yè)務。
消息一出,騰訊一度暴跌10%,總市值一度蒸發(fā)近700億美元。
對此,騰訊控股于8月7日晚間在港交所發(fā)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注意到美國總統頒布的行政命令,禁止與公司旗下WeChat應用程式相關的且受制于美國管轄的若干交易,公司正在審閱行政命令的潛在后果以便更全面理解其對本集團的影響,并將在適當的時候發(fā)布進一步的公告。
為什么突然封殺在美業(yè)務僅有2%的騰訊?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目前在美國投資的企業(yè)主要集中于文娛內容領域,不涉及本次禁令重點關注的社交通信領域,且騰訊對大多數投資的企業(yè)不具備控股權,即不具有對用戶數據的獲取和管理權限。
據騰訊控股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騰訊在北美洲的業(yè)務僅占所有業(yè)務的2%,美國政府為何封殺在美國業(yè)務并不多的騰訊?
近幾年來,騰訊收購了Spotify、Snap、Reddit、特斯拉、華納音樂、環(huán)球音樂以及一系列美國公司的股份,特別是在游戲產業(yè)中,騰訊對美國企業(yè)收購很感興趣,之前騰訊還擁有《英雄聯盟》開發(fā)商Riot Games 100%絕對控股權。
現在看來,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不希望像騰訊這樣的中國高科技企業(yè)在美國發(fā)展業(yè)務,特別是收購美國企業(yè),為此肯定會全力阻止騰訊的發(fā)展勢頭。
另據華泰證券分析稱,美國禁止與騰訊的交易主要是為了防止海外WeChat通過轉換母公司躲避禁令的潛在可能,以及禁止騰訊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
而美國政府對于微信及騰訊的封殺或許早有先兆。7月12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美國會對TikTok和微信采取更多行動;僅僅三天后,白宮幕僚長梅多斯也表示美國會在幾周內對微信和TikTok采取行動。
8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宣稱美國正在加緊努力從美國數字網絡中清除TikTok和微信等所謂“不可信任的”中國應用程序,以防止“各種中國應用程序以及中國電信公司訪問美國公民和企業(yè)敏感信息”。
美國最終將自食其果
不過,盡管總統令沒有明確指出這一封殺具體如何實施,可以預料到的是,美國政府會進一步要求應用商城做出相關舉措,下架或封殺微信和TikTok,而對于蘋果和谷歌來說,在蘋果商店或者谷歌商店上禁用微信帶來的損失,恐怕會讓其難以承受。
微信對中國的數字生活至關重要,是十幾億人購物、付款、收發(fā)電郵、上網及各種形式的商業(yè)和個人通訊的首選應用程序,而中國又是蘋果最重要的市場,僅僅蘋果iPhone銷量就占到了全球市場的20%,如果這項行政命令將禁止蘋果在應用商店中提供微信下載,那么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消費者就可能不愿買iPhone,因此蘋果將蒙受重大損失。
根據一個股票投資者在線論壇發(fā)起用戶調查,如果蘋果應用商店下架微信,會放棄iPhone還是放棄微信,投票結果是選擇放棄iPhone的人數是放棄微信的20倍。
此前,因為“蘋果稅”的抽成問題,微信與蘋果交涉,最終也以蘋果妥協、放棄了對微信打賞的抽成告終,有媒體評論稱,作為互聯網技術興起之初就誕生的企業(yè),騰訊是一塊比TikTok難啃數倍的骨頭,美國不太可能不計后果地封殺騰訊所有業(yè)務。
此外,對于美國政府連續(xù)發(fā)布出臺打壓中資企業(yè)的政策,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在8月7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反對,汪文斌稱中國有關企業(yè)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guī)則在美開展商業(yè)活動,遵守美國法律法規(guī),美國借口國家安全,頻繁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有關企業(yè),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方堅決反對。
汪文斌還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美國國內許多民眾和國際社會人士都對美方的所作所為提出批評與質疑,美方不惜損害美國廣大用戶和公司的權益,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市場原則和國際規(guī)則之上,進行政治操弄,最終將自食其果。
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前夕,往往是中國頻繁“躺槍”的季節(jié),可以看出,微信這次被封殺是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企業(yè)又一次“打擊”的結果,但從騰訊的體量以及業(yè)務來說,基本上并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