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其I/O開發(fā)者大會上宣布了很多新品,在智能家居方面,Nest Hub Max可以說是最吸引眼球的產品。
它與Home Hub類似但是功能更豐富,配備10英寸的高清屏幕,可以播放視頻和照片集;配有光學傳感器,因此屏幕的亮度和溫度會根據周圍環(huán)境進行適當調整;它還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允許人們視頻通話,手勢控制等。
然而,谷歌在數小時后,面對少數人又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在那里谷歌發(fā)布了一款簡單的開發(fā)工具包,稱為Local Home SDK,這一發(fā)明將對智能音箱或智能家居的所有者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款工具包可以幫助制造商打造出對命令響應更快的物聯(lián)網設備,它允許谷歌助手直接與智能家居設備對話。
谷歌希望通過Local Home SDK創(chuàng)建本地路徑來集成和控制智能設備,以繞過云端數據接收與計算的過程,來縮短設備響應的時間,提高設備的響應速度和使用效率。
在沒有Local Home SDK的情況下,如果用戶想讓谷歌助手關掉家里的飛利浦智能燈泡,命令就會先傳到谷歌的云端,谷歌與飛利浦連接通話后再把信號傳回設備。
但Local Home SDK把這條線路大大縮短了,用戶發(fā)出一個命令,其谷歌智能音箱就會通過藍牙或Wi-Fi將命令直接發(fā)送到燈泡上。
如果設備制造商采用本地家庭SDK,它可以跳過云端中介并大大提高智能家居設備的響應能力。
Google Hub——偽裝的中心集線器
大多數傳統(tǒng)的集線器,如三星的SmartThings集線器,都內置了無線電,用于ZigBee和Z波等低頻信號。
ZigBee和Z-Wave都使用最小的功率,同時在足夠遠的距離上發(fā)送信號來覆蓋大多數智能家居。這使得像門上傳感器這樣的小型設備可以使用信號與集線器進行通信,而不需要消耗過多電量。
但自從亞馬遜發(fā)布Echo以來,智能音箱得到廣泛推廣,傳統(tǒng)的集線器逐漸失去了人們的青睞。雖然集線器也可以在一個應用程序中控制多個控件,但顯然,使用智能音箱控制整個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過程更加方便。
集線器往往是不怎么美觀的的塑料盒,同時占用路由器的空間,像Revolv這樣曾經風靡一時的選擇現在基本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智能音箱還沒有完全復制簡化小傳感器通信的能力,因此一些集線器一直被保留著。
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 Plus在一定程度上復制了集線器的功能,而對于谷歌來說,Local Home SDK有潛力簡化與各種聯(lián)網小工具的通信,它將與谷歌的所有智能音箱和顯示器適配,甚至代替集線器成為智能設備控制中心,絕不僅僅是一個模型。
Local Home SDK——要快也要安全
Local Home SDK是谷歌面向開發(fā)者推出的一套軟件開發(fā)工具包,它提供了API接口,允許開發(fā)者在上面為智能設備建立新的附加執(zhí)行路徑,使得Google的智能音箱設備(Google Nest)能以JavaScript腳本運行這套協(xié)議和邏輯,并通過局域網(LAN),與該智能設備實現通訊、本地控制。而在本地執(zhí)行路徑失敗的情況下,云端將作為回退執(zhí)行路徑來處理指令。
該工具包預計10月份發(fā)布,并將與目前同谷歌助手合作的任何類型的設備兼容。谷歌助手作為內置于谷歌智能音箱、智能顯示器和手機中的語音數字助手,理論上,擁有超過30000個兼容設備,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使用此SDK。
Local Home SDK是基于邊緣計算工作的,在內置了該軟件開發(fā)工具包的設備之間能夠形成相應的家庭局域網絡,當用戶發(fā)出指令之后,數據的識別、處理、以及最終的反饋執(zhí)行都在本地進行處理——這大大提升了設備響應的效率,即使在斷網的情況下也能完美控制家里的智能設備。
用戶的谷歌設備會存儲Local Home SDK所需要通信的附件設備的所有數據,然后通過家里的Wi-Fi網絡或藍牙發(fā)送信號,而不經過云端。
除了高效的即時響應,Local Home SDK更重要的是能夠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所有信息在本地儲存,不上傳云端,用戶無需擔心隱私信息泄露問題。
物聯(lián)網的發(fā)展一度嚴重依賴云計算。盡管在數據處理、儲存、交換能力上云計算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隨著音箱、電視、空調、開關、車載設備等智能設備數量的飆升,對設備在處理實時信息時的響應速度、指令反饋、以及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物聯(lián)網每年安裝數十億臺智能設備。據估計,到2020年將安裝超過200億臺智能設備。大量設備接入云端將產生體量巨大的數據,云端的處理速度將隨著大量數據的激增而出現遲滯,這在需要實時響應的家庭使用場景下,顯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拿開頭提到的飛利浦智能電燈來說,當用戶通過谷歌助手發(fā)出“關燈”的指令后,該指令會先上傳至谷歌的云平臺,然后,谷歌會向飛利浦的云平臺發(fā)送這一指令,再由飛利浦的云平臺將這一指令反饋到電燈上,完成關燈動作,總共需要三條鏈路——而一旦網絡出現問題,這一鏈路將會中斷,所有智能設備都只能“干瞪眼”。
因此,物聯(lián)網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一定是云計算+邊緣計算相結合的模式。而谷歌率先邁出了這一步。
在需要遠距離控制設備的情況下,使用谷歌的云命令路徑仍然是必要的。當用戶不在家的時候,谷歌支持用手機上的谷歌助手來控制智能家居,SDK會使用谷歌的云網絡找到配對的智能音箱。
但是Local Home SDK可以繞過所有第三方的云傳輸,直接通過谷歌智能音箱或顯示器控制其他設備。
這時,用戶家里的智能音箱在就像一座橋梁,或者說是一個樞紐。如果想使用谷歌助手來控制家居設備,擁有一個谷歌智能音箱將變得十分重要,因為這將是通過SDK加快響應時間的關鍵。
不過,即使沒有谷歌智能音箱,對于智能家居的使用也并無大礙,因為谷歌的智能家居設備實際上并不依賴Google Home來作用。Local Home SDK是建立在Google的傳統(tǒng)智能家居代碼之上,而不是替換它們。
如果安裝了Local Home SDK,谷歌會優(yōu)先嘗試本地快捷方式;但如果沒有,它也會像以前一樣通過第三方云發(fā)送信號。
如果一家公司使用Local Home SDK,同時用戶已經安裝了某個設備并使用谷歌進行了設置,則不需要再輸入任何信息,設備將自動開始使用該SDK。在10月份SDK正式發(fā)布后,用戶可能會突然發(fā)現,很多智能家居都開始無延遲地響應。
該工具包還允許用戶設置與Google Home應用程序兼容的設備,這有望減少手機上需要的應用程序的數量,方便管理。
廣泛采用仍需時間
雖然在理想的情況下,Local Home SDK會在發(fā)布后被迅速采用,可以使用谷歌智能助手設置和控制一系列智能家居,來保證他們無延遲響應。但實際上,這項新技術發(fā)揮作用可能仍需要時間。
雖然谷歌智能助手可同3,500個品牌的30,000種不同設備配合使用,但目前只有一個品牌實際使用它,即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當然也因為SDK尚未正式發(fā)布。
一旦工具包發(fā)布,谷歌將會要求它的合作品牌做相當多的工作來實現它,需要有智能家居領域下的眾多公司進行大批量購入,才能讓本地家庭SDK產生廣泛影響。
谷歌的愿景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沒有設立任何專有信號協(xié)議,也沒有把用戶已經擁有的智能音箱變成集線器的計劃,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小的工具包。
如果Local Home SDK真的得到廣泛采用,那么傳統(tǒng)的集線器可能就會被打入冷宮了,它可以使智能家居中的語音控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而用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輕松升級。
目前最大的障礙是需要來自不同行業(yè)的購買,即需要較大基數的公司客戶群,但是這一愿景的未來回報足以令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