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爆料谷歌向TOP20游戲廠商塞錢,求不拋棄商店,動視騰訊系在列

來源:GameLook
作者:GameLook
時間:2021-08-24
2078
近年來,全球游戲行業(yè)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繞過渠道”革命,《原神》《萬國覺醒》等產(chǎn)品紛紛選擇通過自有渠道發(fā)行,表達對30%抽成政策的無聲抗議。

GameLook報道/近年來,全球游戲行業(yè)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繞過渠道”革命,《原神》《萬國覺醒》等產(chǎn)品紛紛選擇通過自有渠道發(fā)行,表達對30%抽成政策的無聲抗議。

作為該項運動最早的發(fā)起人之一,《堡壘之夜》開發(fā)商Epic Games甚至不惜撕破臉,與蘋果、谷歌兩家巨頭對簿公堂。

然而奇妙的是,相較中國市場不乏躍躍欲試者,比如網(wǎng)易的《游戲王:決斗鏈接》、幻萌的《四葉草劇場》等,海外響應繞過渠道運動的產(chǎn)品卻少之又少。Epic Games沖鋒了2年,竟還是光桿司令。

向TOP20游戲廠商塞錢數(shù)億美元,“擁抱計劃”浮出水面

我要是Epic Games,肯定不服氣,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在最新公布的一份法庭文件中,Epic Games指出谷歌出臺了一項名為“擁抱計劃”(Project Hug)的措施,向包括動視暴雪、騰訊系公司(原話:騰訊投資公司)等TOP20的游戲開發(fā)商支付費用,以確保它們不會離開Google Play。

據(jù)悉,“擁抱計劃”支出金額已經(jīng)達到“數(shù)億美元”。

整件事約等于,騰訊投資的Epic Games,向法院告狀谷歌給動視暴雪等其他騰訊投資的公司塞錢,不行讓我捋捋……

按照Epic Games的說法,谷歌非常擔心其他游戲廠商效仿Epic,在自有平臺上發(fā)行——

2018年,Epic Games沒有在Google Play上架《堡壘之夜》安卓版,而是通過官網(wǎng)開放下載。次年,《堡壘之夜》登陸了Google Play,但添加了專門的支付方式,以繞過谷歌抽成,因此被下架。隨后,Epic Games向谷歌發(fā)起了反壟斷訴訟。

谷歌并沒有否認Epic Games的指責。相反,谷歌認為,“應用和游戲速度項目”(Apps and Games Velocity Program),即“擁抱計劃”是谷歌和其他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商店良性競爭的一部分,也是“擁抱開發(fā)者和展示愛意”的一種措施。

谷歌不認為向動視暴雪、騰訊等實力廠商額外提供激勵有什么不妥。谷歌相關資料顯示,“擁抱計劃”是成功的,因為計劃接洽的開發(fā)者大多提出過商量分成的想法,以及表示了有推出自己平臺的計劃,但最終結(jié)果他們都沒有離開Google Play。

其中,包括動視暴雪大多數(shù)目標廠商,甚至已經(jīng)與谷歌達成協(xié)議,不會繞過Google Play發(fā)行產(chǎn)品。

谷歌為什么要這么費勁心力推出“擁抱計劃”,和谷歌不愿“繞過渠道”流行起來有關。

根據(jù)訴狀,2019年谷歌財務團隊曾經(jīng)出具過一份報告,推測Epic Games可能會聯(lián)手三星等硬件廠商,以低分成為要求預裝到三星應用商店中。按照報告計算,單《堡壘之夜》繞過Google Play,到2022年就會給谷歌造成3.5億~14億美元的損失,如果Epic Games和其他應用商店達成聯(lián)盟,那么谷歌的損失會進一步擴大到11甚至最高的60億美元。

繞過渠道運動如火如荼,但雨點有點小

目前法院還沒有做出宣判,不過GameLook判斷,谷歌“收買”游戲廠商的行為,很難構成不正當競爭。

事實上,壟斷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借用壟斷地位不當?shù)美?、侵害公眾利益等。谷歌的確通過“擁抱計劃”向游戲廠商塞錢,但換取條件僅僅是不從Google Play離開。假設拿錢的條件是從其他商店下架,也就是俗稱的“2選1”,谷歌的罪名才能被定實。

事后諸葛亮一番,谷歌的行為似乎也有些過激反應。

2020年是繞過渠道聲浪最高的一年。海外市場響應者少不好判斷,QuestMobile發(fā)布的《2020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年度大報告》則顯示,雖然自有渠道發(fā)行效果顯著,但App Store、華為等終端商店的占比并未出現(xiàn)太大下滑。

產(chǎn)生這一情形讓人意外,推測要么是自有渠道發(fā)行帶來的量是增量,而非在存量池子中搶蛋糕。更合理的懷疑是,游戲廠商獲量的方式更多元,渠道本身也在進步,倡導用服務思維代替分發(fā)思維,減輕了開發(fā)者自發(fā)行的意愿,抵消了繞過渠道運動的沖擊。

看門人權力還是反競爭,政治家也盯上了分發(fā)

當然,30%抽成依舊,渠道也難以被撼動,卻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認為它是合理的。

8月上旬,美國Richard Blumenthal、Marsha Blackburn和Amy Klobuchar三名議員共同向參議院提交了一份名為《開放應用市場》的新法案。

法案要求削弱蘋果、谷歌兩名對自家應用商店的控制權,即所謂的“看門人”權力(應用商店為開發(fā)者和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可以運用一些手段防止用戶接觸到有害內(nèi)容)。法案將允許游戲在上架App Store、Google Play時,可以向用戶提供開發(fā)者自己的支付方式,并且不受蘋果和谷歌的懲罰。

按照議員們的說法,法案將保護消費者了解更低價格的知情權,讓消費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設備,以及兼顧隱私保護、數(shù)據(jù)安全等。

在議員Marsha Blackburn看來,大型科技企業(yè)正在以犧牲創(chuàng)新為代價獲利,而蘋果和谷歌希望制止“開發(fā)者和用戶使用會威脅到他們的第三方應用商店”的行為,也是一種反競爭的行為,更是對“自由公平市場的侮辱”。

沒有通過的法案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但的確有大量團體和公司加入到了聲援的隊伍當中。

代表“公眾公民”組織的Alex Harman認為,App Store和Google Play能攫取大量利潤,正是歸功于對商店的控制和反競爭的行為。

電子前沿基金會高級立法顧問Ernesto Falcon實在一些,他表示法案禁止蘋果、谷歌懲罰第三方支付,有助于降低開發(fā)者和玩家的成本。簡單來說,開發(fā)者被抽走的錢越少,游戲內(nèi)道具的定價也能更便宜,屬于雙贏。

結(jié)語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署名提交法案的三名議員,同時包括共和黨、民主黨兩黨議員。

眾所周知,美國是共和黨、民主黨兩黨輪流執(zhí)政,相互之間也不對付,給對方法案投反對票也司空見慣,兩黨一起提交法案,明顯有加大通過率的意味。

去年11月,迫于外界壓力,蘋果、谷歌相繼調(diào)整了分成政策,對年收入100萬美元以下的開發(fā)者僅抽成15%,以回應扼殺創(chuàng)新的說法。但顯然,有條件15%還遠遠不夠。今年行業(yè)層面繞過渠道的說法雖然熱度降低不少,但渠道面臨的壓力,恐怕不會低于去年。

立即登錄,閱讀全文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文章來源:GameLook
版權說明:本文內(nèi)容來自于GameLook,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nèi)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掃碼關注
獲取更多出海資訊的相關信息
優(yōu)質(zhì)服務商推薦
更多
掃碼登錄
打開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后即可登錄/注冊
加載中
二維碼已失效 請重試
刷新
賬號登錄/注冊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