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車展上演最強中國陣容,寶馬奔馳們真急了,喊出“二次創(chuàng)業(yè)”

來源:騰訊汽車
作者:劉坎順
時間:2023-09-06
4014
在9月初的歐洲大陸,一場“不服輸”的重大全球性車展——慕尼黑車展也因為中國車企組團亮相同樣火爆了起來。

如果說2023上海車展是“國貨之光”的高光時刻,那么緊隨其后的成都車展則是中國汽車智能化轉型的再加速,而在9月初的歐洲大陸,一場“不服輸”的重大全球性車展——慕尼黑車展也因為中國車企組團亮相同樣火爆了起來。

于當?shù)貢r間9月4日開幕的2023慕尼黑車展(IAA MOBILITY 2023),是歐洲市場在今年內最重大的一場全球性車展。之所以會“異?;鸨?,是因為慕尼黑車展的前身正是大名鼎鼎的法蘭克福車展,其由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主辦,曾經是兩年一度、固定在德國的法蘭克福舉辦,但從2021年起,主辦地點改至慕尼黑,車展的名字也隨之更變?yōu)榱薎AA Mobility。

其實可以把2023慕尼黑車展看作是2023上海車展相互競爭的對象,這里有一些相似,也有一些區(qū)別。相似的是中國車企也在“包機”去德國積極參展,但本質的區(qū)別在于,中國車企赴德是想“占領”歐洲新能源車市場。

這點從今年中國企業(yè)參加慕尼黑車展的數(shù)量上就能看出——相比上一屆翻了兩倍,也稱得上是歷史上最強參展IAA的中國陣容。據(jù)官方參展商資料顯示,在700多家參展商中,中國汽車產業(yè)出海企業(yè)大概50多家。

“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寶馬奔馳們急了

整車企業(yè)方面,比亞迪、零跑、小鵬、阿維塔、東風風行、上汽等汽車企業(yè)構成了中國車主力陣容。而供應鏈方面,則有寧德時代、孚能科技、黑芝麻智能、地平線。另外,還有像億咖通、輕舟智航等智能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也在積極參展。

這無疑給德系本土的車企和供應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首先倍感危機的是德系豪華品牌——寶馬和奔馳,其中BMW提前在9月2日便發(fā)布了全新電動MINI Cooper和電動MINI COUNTRYMAN,不僅帶來了全新設計、全新智能交互、全新數(shù)字化體驗,同時還表示MINI將更專注于電動化,2025年實現(xiàn)50%電動化,2030年實現(xiàn)100%電動化。

隨后在慕尼黑車展開幕前夕,BMW又全球首發(fā)了寶馬新世代概念車,并表示這將是新一代電動車平臺車型的預演,2025年將量產,先期將投產一款轎車和一款SUV車型,量產版的新世代車型也將于2026年在中國國產,以及后續(xù)還將基于寶馬新電動車平臺陸續(xù)推出6款新車型等。甚至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BMW在大量宣布最新的技術之外,還提到這將是寶馬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

而奔馳也將發(fā)布旗下全新入門級豪華概念車奔馳CLA,并表示,這款奔馳CLA概念車是基于全新的MMA平臺打造,并會使用MB.OS操作系統(tǒng),全面打通車輛功能,將信息娛樂、智能駕駛輔助以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推向新高度,并將會重新定義奔馳的電動車。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也發(fā)布了ID. GTI概念車,新車首次將GTI系列帶入電動出行時代,并基于MEB平臺大眾ID.2all概念車打造,量產版計劃將于2027年上市。

關注汽車行業(yè)的人對今年4月上海車展的“盛世”時刻還記憶猶新:3000多名外國人“打飛的”集聚上海,其中以德國車企最下血本。大眾集團不僅包下兩架飛機,同時還將集團及大眾汽車品牌、奧迪、保時捷的董事會成員一并帶了過來;梅賽德斯-奔馳則從德國帶來了近300人的團隊前來參展,而寶馬則包機拉來了近半數(shù)的集團董事會成員了解電氣化的變革。

彼時,行業(yè)內的共識是,中國汽車智能化轉型的再加速,已經威脅到了歐洲的車企“豪強”們。

如今,這些德系“豪強”們在經歷過4月上海車展后,便迫不及待的對自家產品、平臺、智能化等多方面進行提速,否則未來不僅難以在中國市場上再續(xù)曾經的輝煌,甚至連自家的歐洲市場都會淪陷。畢竟,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汽車出口總量在2022年突破300萬輛大關,其中,2022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16%是從中國進口。

國內乘聯(lián)會的最新數(shù)據(jù)則表示,在2023年上半年,中國對歐洲汽車出口量占中國整車出口總量的比重從2018年的5.7%升至39.1%。面向2030年,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認為,中國出口歐洲市場汽車有望提升至264萬輛,年復合增長率22%。相信這些數(shù)據(jù)對于歐洲車企來說,就是無形的壓力。

核心是賣車!中國車企也有近慮

不過歷經上海車展“狂歡”之后,盡管在慕尼黑車展繼續(xù)給寶馬奔馳一眾大佬們施壓,但國內各大車企依舊擺脫不了為賣車發(fā)愁。因此在迎接車市傳統(tǒng)“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之時,此前本來就以“高銷量”特點榮升為A級車展的成都汽車展覽會,便成為了各大車企忙于沖刺全年銷量目標的主戰(zhàn)場。

成都車展在去年由于疫情緣故舉辦過“壽命最短”的一屆之后,再到今年的第二十六屆汽車展覽會,從行業(yè)定義的車展屬性上就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以往車企參展還是非常重視新技術、全新車型和新戰(zhàn)略的發(fā)布,但近2年來,明顯感覺到車企實則在參“展”,但已經更側重“銷”了。這也讓成都車展逐漸回歸到了地方車展獨有的特點——“促銷大賣場”。

從行業(yè)定義的車展屬性來看,一方面,2023成都車展在開幕首日(媒體日),共129個品牌、近1600輛展車參展,但相比去年的首發(fā)車型減少了24款,發(fā)布會也減少6場。重磅新車和發(fā)布會同步的減少,基本可以表明2023成都車展在車企眼中的重要程度有所降低。

再從成都車展現(xiàn)場來看,最直觀的就是展館外以往大幅的車企宣傳海報幾乎不見蹤影,相反館內詢問是否買車的銷售人員更多了。據(jù)一位豪華品牌銷售人員表示,往年成都車展,展館外都會有不少品牌懸掛巨幅廣告,但今年這些宣傳廣告基本沒有了,因為車企想將更多精力放在賣車上,這點也更加務實。

在媒體日當天,騰訊新聞《遠光燈》觀察后發(fā)現(xiàn),無論是不愁賣的比亞迪,還是豐田、本田等合資品牌,或是沃爾沃、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銷售人員均在賣力尋找潛在購車客戶。更有銷售人員在隔壁展臺前的通道上,甚至在展館主通道上,便開始詢問參觀者是否愿意來自家展臺看看,“搶客”大戰(zhàn)時刻在上演。

一位合資銷售人員表示,盡管當天是媒體日,但銷售主管還是要求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客戶。

同時,車企在“銷售”力度方面還是誠意十足。部分車型的限時綜合優(yōu)惠高達數(shù)萬元,甚至有些豪華品牌在享受較大折扣的同時,還能洽談更多優(yōu)惠。另外,還有些剛上市的新車,相比老款就已經自降了售價,在當期內購車還可享受其它優(yōu)惠等等。

縱觀以上,2023成都車展之所以會上演車企“搶單”的原因,來自不減的車市壓力。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累計產銷分別為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雖然整體銷量增長,但據(jù)統(tǒng)計,20家A股和港股整車上市汽車公司半年報中,12家企業(yè)營業(yè)收入下滑。

而終端市場的情況就更不樂觀了。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今年上半年,完成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占比僅為24.9%,43.1%的汽車經銷商半年銷量任務完成率不足8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經銷商虧損比例為50.3%、盈利比例為35.2%、持平比例為14.5%。而去年同期,經銷商虧損比例為45.2%,2021年則為17.5%。

其實從今年8月開始,就已經有不少車企開始再次推出促銷政策來刺激市場銷量了。而在此之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過,在今年內車市促銷的現(xiàn)象仍將持續(xù)存在。

再回到2023慕尼黑車展的中國整車企業(yè)方面,盡管國內銷量之王的比亞迪只是展出了6款已在國內銷售的車型,還包括了豪華子品牌的騰勢D9,但像新勢力造車的零跑汽車,其內部代號為B11的中大型SUV,以及阿維塔的第二款新車阿維塔12均選擇了在歐洲首發(fā),這不僅給歐洲車企成功制造了焦慮,更重要是提升國內品牌車型的知名度,為擺脫內卷壓力、出海擴大市場做足準備。

總之,2023年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盡管成都車展回歸到了“大賣場”的事實,但至少從新車型上能看到中國汽車智能化轉型的再加速。同時,歐洲的慕尼黑車展也展示出了德國車的“反擊”,至少豪華品牌都是在玩真的。那么,在接下來11月的廣州車展,期待中國車企還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新穎的技術和超前的表現(xiàn)。



立即登錄,閱讀全文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自于騰訊汽車,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掃碼關注
獲取更多出海資訊的相關信息
優(yōu)質服務商推薦
更多
掃碼登錄
打開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后即可登錄/注冊
加載中
二維碼已失效 請重試
刷新
賬號登錄/注冊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