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的電商業(yè)務踏上了新征程。
今年8月底,TikTok或將正式關閉半閉環(huán),屆時賣家將無法在TikTok上放置外鏈或引導至獨立站成交。
這意味著,接下來TikTok或將承擔起做好“人、貨、場”整個電商鏈條的重擔。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最近在電商方面的動作頗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在美國上線Shop小店功能、啟動類自營的全托管模式、與美國倉庫家建立合作關系等等。
這些動作背后,隱藏的是TikTok對于在海外成功復刻抖音電商的期待。
同時,由于背靠國內抖音電商的成功經驗和超過10億的月活用戶,此前TikTok定下了將在今年實現(xiàn)電商業(yè)務規(guī)模擴大四倍,商品銷售額GMV達到200億美元的目標。
目前看來,TikTok在電商領域的野心相當大,要想達成目標還需做出更全面的布局,而進行電商閉環(huán)化便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
作為一個席卷全球的內容平臺,TikTok擁有超越抖音的流量,但其商業(yè)化能力卻與抖音有著顯著的差距。
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TikTok的月活用戶數(shù)已經超過10億,但其2022年商業(yè)化收入為100億美元,只占抖音集團(即字節(jié)跳動)收入的12.5%。
而抖音的月活用戶數(shù)量為6.8億,其2022年商業(yè)化收入約為2640億元,約占抖音集團中國區(qū)商業(yè)化收入的80%。
電商業(yè)務方面,2021年TikTok正式開啟電商業(yè)務,這一年其全球GMV約為60億元,僅達到抖音電商首年GMV的1%,距離完成5年內達成3萬億任務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TikTok電商不及抖音電商背后,有一個重要原因——TikTok電商的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商家方面,TikTok上的貨品主要來自于國內跨境商家,由海外商家和品牌提供的貨品占比較小。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8月前,TikTok在英國的電商交易總額中僅10%來自本地化電商,直至2021年年底,本地電商占比上升至50%,依然有一半商品由中國寄往英國。
物流方面,由于跨境電商更依賴于線下的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的支撐,所以即便TikTok提供了海外倉的配送模式,卻還是會因為平臺上的跨境商家大多沒有海外倉,導致貨物無法退回國內,只能另行處置或銷毀。
此外,目前TikTok商家采用的仍是第三方賣家自發(fā)貨模式,以及與物流商進行合作的模式,運輸效率并不高。
用戶方面,由于海外用戶早已習慣使用亞馬遜、eBay、Shopee等老牌貨架電商平臺進行購物,而主打直播電商的TikTok,顯然并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想在短時間內扭轉用戶心智,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
受以上各種因素影響,TikTok才會選擇一邊重心押注全托管模式,將最終定價權握在手中,一邊通過切斷第三方外鏈,提高平臺本身的流量價值。
依照目前來看,TikTok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布局已經加快了腳步,至于能否跑得越來越快,或許就看未來能否做好閉環(huán)電商的生意了。